博翔科技為專業機械設備歐規/台灣TS標章/美規及半導體設備SEMI S2輔導顧問公司

從事設備安全檢測驗證的輔導機構,擁有經驗豐富的機械安全輔導工程師,並與多家國內外知名驗證公司合作。

服務範圍包含各項產業機械、工業電控系統、鞋廠自動化設備、半導體設備及光電廠設備…等產品。

透過我們的服務,協助客戶滿足各國安規的需求,進而提升產品的安全性及競爭力,將產品行銷至國際。

博翔科技有限公司在各大經濟體系的安全認證規範已擁有了十餘年的經驗與經歷,瞭解著安全技術與設計在認證過程的困難點

藉此Protect & Safe 秉著提供更方便更完善的認證與產品給您,

並提供CE認證、TS認證、MD認證、LVD認證、EMC認證、UL認證、NRTL認證、SEMI認證、CB認證、PSE認證、CCC認證、ASME認證、CNS認證、NFPA認證、510K認證等服務,邀請您一起邁向世界的安全技術頂端

博翔團隊核心成員出身法人中心,相較國內其他安全檢測驗證同業,博翔的強項在於成員經驗豐富,輔導過相當多的成功案例,及能為客戶提供從產品查驗、測試、驗貨與取得國外安全認證的一條龍式全方位解決方案

甚至該公司已自行開發出安全護罩、安全模組多項安全元件,期能協助客戶在兼顧「品質、安全、交期與成本」等考量下,提升其產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並且擁有最完善的設備整改服務,以符合國際標準,保證出口!

可採用標準: 2006/42/EC, EN ISO 10218-1, EN ISO 10218-2, EN ISO 11161-1, EN ISO 12100, EN ISO 13849-1, EN 12622, EN 60204-1, EN ISO 13857, EN ISO 13855, EN ISO 13851,SEMI S2, SEMI S10, SEMI S8, SEMI S22, SEMI S14, SEMI S17, SEMI S28, SEMI S26等

請立即點擊上方圖片了解更多細節吧!

RFRTGE1515VRFEVE15EVEF

 

內容簡介

  近年來台灣公民社會的蓬勃發展,激起了更多人對政治事務的關注,以及對政治知識的興趣。作為研究與實踐政治學的我們,深感自己有責任將政治學轉化成更易懂的語言,走入大眾的生活裡。我們決定成立這個平台來推廣政治學的科普文章,希望讓更多人得以理解政治學的分析視角,進而依此關心、共同思辨台灣的政治狀況。我們期待能藉由此種方式為台灣的民主深化盡一份心力。
 
  這是「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群,在這個共筆部落格的官網上對自己的定義與期許。他們提到自己如何受到《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作者皮凱提所啟發:「社會科學家,和所有的公民及知識分子一樣,都應該加入公共議題的辯論,而不能只滿足於提出一些抽象的原則,例如民主、正義、和平。社會科學家必須對於特定的制度和政策選取立場並為其辯護,不管是福利國家、稅制,以及其他公共議題。每個人也都應該參與在這個過程,這個世界並不是區分為政治菁英和平民的對立,每個人該做的事也不只是每幾年去投一次票這樣而已。」
 
  為了讓更多公民了解自己應該知道什麼、可以做些什麼,「菜市場政治學」的題目包山包海,上自國家認同、選舉制度、政黨與政治人物,下至政治參與、投票行為、民意調查,旁及中國因素。既然今年11月24日就要舉行九合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因此「菜市場政治學」決定以此為主軸,發行第一卷〈選舉專號〉來為讀者展開看待選舉的方法。正如上文皮凱提教授所言,面對公共事務,每位公民該做的事,不應該只是每幾年去投一次票,這樣簡單的動作而已。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群


  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群:王宏恩、王奕婷、沈智新、陳方隅、陳亮宇、許韋婷、許慈育、黃兆年、蔡榮峰、顏維婷、蘇慶軒(依筆劃排列)
 
  不同於「芭樂人類學」、「巷仔口社會學」、「歷史學柑仔店」三個共筆部落格都是由老師組成,「菜市場政治學」的運作全部是學生自己來。作者群基本上是政治學研究生,有碩士/碩士生,博士生,也有拿到學位、剛找到教職的。編輯群散布在世界各地,成立之初甚至只有一個人在台灣,到現在也還是有將近半數的人在世界各地,所以都是透過網路進行作業。一開始創立時,並非彼此認識,截至目前為止,也還沒有全部見過彼此。
 

目錄

推薦序 科普中的專業與希望◎黃長玲/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推薦序 政治學台灣紀元來臨前夕的一則備忘錄◎葉浩/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出版序
作者介紹
 
第一部 民主理論
1-1民主制度背後的美好假設,經得起科學檢驗嗎?
1-2誰反對一黨獨大?
1-3民主鞏固與公民社會
1-4公投利大於弊?
1-5人民能不能被信任?
1-6強盜、土匪、與他們的盟友
1-7民主政治中的反民主因子
1-8洛克論自由主義、私有產權及階級社會
1-9有任期選舉對台灣政治是傷害?
1-10民主理論下的台灣
 
第二部 選舉制度
2-1選舉制度入門篇
2-2什麼是「多數決」?
2-3選舉抽到1號籤王,真的比較容易當選嗎?
2-4總統選舉公報為什麼沒有政見欄?
2-5換選舉制度會改變選舉結果嗎?
2-6澳洲的第三勢力如何崛起?
2-7美國大選結果為何讓人跌破眼鏡?
2-8女性政治人物的能力真的比較差?
 
第三部 投票行為
3-1選戰策略到底是怎麼想出來的?
3-2誰能擔任最佳女主角?
3-3負面競選的「最佳成果」
3-4放颱風假真能討好小確幸選民嗎?
3-5球員拿獎牌有助縣市長連任成功?
3-6選舉配對遊戲對民主的意義
3-7台灣變天,除了原鄉!
3-8全民割闌尾之後,我們學到什麼?
3-8民主關鍵時刻的印尼總統大選
 
第四部 政黨
4-1五○年代初期的白色恐怖
4-2代議政治被「黨意」凌駕了嗎?
4-3為何小黨總是走向分裂?
4-4為什麼村里長有七成都是無黨籍?
4-5為什麼百年大黨會派出較難選贏的極端候選人?
4-6如何用「中位選民定理」來國民黨的看換柱戲碼?
4-7荷蘭政黨政治(上)
4-8荷蘭政黨政治(下)
4-9超有錢的政黨哪裡不好?
 
第五部 民調
5-1民調結果和「滿意度排名」能反映真實嗎?
5-2什麼是「誘導式民調」?
5-3對比式選舉民調的錯誤解讀
5-4台灣統獨的民意分布
5-5你自認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還是都是?
5-6總統怎麼「使用」民調?
 
第六部 政治參與
6-1太陽花社運真的帶動了青年參政風潮嗎?
6-2如何對抗假新聞?
6-3為什麼參加社會運動?
6-4鍵盤參戰
6-5網戰元年
6-6日本年輕人對政治不感興趣?
6-7不能認命的反抗
6-8社會運動有什麼影響力?
6-9 PTT 評論行為分析
6-10是誰「覺醒」了?
 
第七部 中國因素
7-1為什麼跟政府爭取選舉權很困難?
7-2民主與重分配
7-3從「協調財」觀點看中國威權對台灣民主的潛在衝擊
7-4全球民主退潮下看「中國模式」與「太陽花運動」
7-5中國因素與台灣校園民主
 
譯名對照
注釋

 
 

出版序

顏維婷,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

  ■初始


  原點還是要回到2014年3月的太陽花學運。當時學運來得又快又猛,撼動海內外台灣人。在學生占領立法院期間,整個社會跟著從上到下翻轉了一圈,擠壓出很多社會的困惑、對立與謾罵,但很多蓄積已久、令人振奮的公民社會能量也一併爆發。學生衝進立法院的同時,也衝破社會的沉悶,逼著每一位公民開始提問、開始反思。問題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例如:學運的組成分子是誰?大家在反什麼?純粹反中?反自由貿易?反服貿協議內容?反程序正義?自由貿易真的不好 ?秩序維護與個人自由在民主體制的比重應該如何拿捏 ?公民不服從與民主體制的關係又為何?…… 等問題,整個公民社會好像頓時間醒了過來。

  提問代表思索的開始。很多問題都是好問題,其中有些已有相呼應的學術研究,可以從社會科學的角度來提供答案。不過,在太陽花學運期間,社會拋出的問題多,但論證嚴謹的、好的答案卻相對少。一是學運當下的時空壓力讓人很難有足夠的時間慢慢沉澱出好答案;二是學術論文並非一般人會接觸到的讀物,已經累積出來的學術成果自然難以被一般大眾所知。當社會的討論一旦與事實脫鉤,沒有以實證證據為基礎時,就很容易變成情緒謾罵,無益於理性思辨的推進。

  當時的我就和很多留學生一樣,身在國外但時刻關心國內情勢發展,只是無法到場參與聲援,只能「鍵盤支援」。政治經濟學既是我的學術本業,於是我寫了兩篇從知識角度出發的分析文章「支援」(一篇是分析太陽花學運組成分子可能反服貿的原因;另一篇是關於台灣經濟全球化的可能想像)。只是寫完後我卻不知該透過哪個平台發送,最後只放在個人臉書與部落格讓大家轉載。文章完成後的那幾天,我非常驚訝讀者的流量與文章轉載的次數,我觀察到社會對於相關議題的閱讀需求量,遠比我預期的大很多,也遠遠超過當時閱讀的供給量,特別是以知識理論為基礎的文章遠遠趕不上社會需求。同時間,我也注意到社會學與人類學這兩個鄰居學科各自有自己傳遞科普知識的網站(分別是「巷仔口社會學」與「芭樂人類學」),在學運期間仍不斷有新的科普文章出現。只是,在所有浮出的科普文章中,政治學的文章很少,僅有的幾篇與政治學相關的文章也是刊登在「巷仔口社會學」。當時我很困惑,服貿協議與學運的爆發明明是政治問題,有政治學可以處理的面向,為何政治學的科普文章那麼少?為何沒有一個專屬政治學的平台?

  那個感覺很強烈,在四月初一場學術研討會裡,我與一位美國的同事分享我的焦慮。她聽完後回答:「那妳幹嘛不做?美國有Monkey Cage,妳幹嘛不做一個中文版的?」【1】她直觀又篤定的回答反而讓我有點不知所措。後來我想:「是啊!幹嘛不做!我怎麼沒想過?」帶著這個素樸想法,回家後我在網路上丟出了這個主意,沒想到一呼百應,身邊很多朋友都表達參與的意願,特別是同在海外的留學生,顯然大家都共享同樣的焦慮。就這樣在臉書你來我往的討論串中,「菜市場政治學」的雛型於焉而生。【2】

  ■作為知識的轉譯者

  很可能是「後318」期間大家都有想為台灣做點什麼的焦慮感使然,「菜市場政治學」一開始的九位成員裡面,只有一位在台灣,其他分散世界各地,四位在美國、三位在歐洲(瑞典、英國以及荷蘭)、一位在澳洲。而後我們又從澳洲與台灣再加入兩位成員,總共是十一位共同編輯。有些成員彼此並不認識,也未曾見過面,是為了共同的目標才在網路上聚集,這是一種只有網路時代才可能發生的合作方式。有意思的是,「菜市場政治學」開張四年,至今還未曾有過任何全員到齊的聚會。

  「菜市場政治學」並非唯一於後318時期冒出的科普平台,例如歷史學也成立了「歷史學柑仔店」。值得提的一點是,與其他學科(社會學、人類學與歷史學)的科普網站最大的差異,是「菜市場政治學」完全由各地受過政治學訓練的碩士、博士生與新科博士來經營。不像「巷仔口社會學」有台灣社會學會的支持、也不像「歷史學柑仔店」與「芭樂人類學」由教授們擔任中堅份子,「菜市場政治學」的編輯群在學術的經歷上相對資淺。此外,相較於「芭樂人類學」規定必須具備博士學位才能加入共筆行列,我們對作者的條件要求相對較寬鬆,我們歡迎任何以理論知識與實證證據為基礎、能幫助社會更理解台灣政治的科普文章,並沒有在作者身分上做任何限制。

  當時所有成員的共識是,身為研究與實踐政治學的工作者,除了研究本身外,如何將知識傳達給更多人知道,如何與社會大眾進行更強的連結,是我們的責任之一。【3】成立科普網站的主要目標就是希望透過轉譯政治學相關知識來幫助民主持續深化。【4】在太陽花學運結束後一個半月,於2014年5月20日,「菜市場政治學」正式開張。延續社會對太陽花學運的關注,網站頭兩篇文章便是與學運相關的分析,分別是王奕婷所寫的〈難以對話的兩種民主觀?秩序、政府效能 vs 自由、人權保障〉與王宏恩所寫的〈兩岸貿易、世代、與統獨〉。從開張至今年(2018)七月,共累積282篇文章,從文字雲蒐集的關鍵字分析,「民主、選舉、兩岸關係、中國、民意調查」 是「菜市場政治學」所有文章裡最普遍的關鍵字。這些關鍵字顯示了菜市場裡作者們關心的議題,也顯示了菜市場讀者們閱讀興趣的方向。

  本書也是扣著這幾個關鍵字開展的。在構思這本書時,編輯群曾有過各種不同的編排構想,最終我們決定回歸民主社會的根本,回到我們的核心關懷,那就是如何增進台灣的民主品質,因此我們將本書主題定在「民主與選舉」,在這個主題下又分成七個次主題,討論影響民主品質的不同面向。這七個次主題分別是「民主理論」、「選舉制度」、「投票行為」、「政黨」、「民調」、「政治參與」與「中國因素」。我們從最基本的民主理論出發,這本書先討論民主是什麼、重要性為何?什麼因素會影響民主倒退甚至提供威權復辟的社會基礎?我們也討論什麼是制度?選舉制度是當代民主政治的基礎,不同選制的差異為何?與選舉相關的不同設計如何影響最後的政治結果? 選舉制度會怎麼影響投票行為與政治參與,又有什麼因素也會影響公民的政治行為呢?在民主政治裡,政黨的角色為何?為何小黨常常分裂?為何政黨超有錢對民主並不一定好 ?又,在競選期間滿天飛的民調真的可信嗎?最後,要保存台灣的民主,不得不談中國因素及其影響,於是本書的最後一部分聚焦在中國威權統治的策略及野心如何影響台灣。

  不管是這本書或是「菜市場政治學」的定位,我們的期待是,菜市場的科普文可以提供社會一些新的刺激,讓一般人對政治學有多一點想像、多一點新意、多一點切入的視角,來補充現有教科書的不足。菜市場的共同編輯之一王宏恩曾檢視台灣現有的政治學教科書,並列出三點他認為現存教科書不足之處。第一,很多教科書都是為了國考而編纂,專注在理論列點與名詞解釋,但相對生硬與死板,雖然有些課本有放台灣的例子,但大部分文中的學理跟台灣政治還是很脫鉤。第二,對政治學最新研究主題與研究方法著墨不深,他找不太到2000年以後的文獻更新與最新的研究方法 (例如實驗法或生物神經方面的研究)。第三,現今的教科書都只提政治學已經確定的知識,沒有討論目前最新最有趣的問題(例如第三波民主化退潮、公投的缺失等議題),使得政治學教科書主要是拿來準備考試用,對學生的啟發性很少。我們的想法是,現有教科書的不足之處正是「菜市場政治學」得以切入的角度,我們期待可以透過這本書以及「菜市場政治學」的平台,來提供更多關於政治學最新的研究發現與研究方法;對正在發生的現實事件提供即時的回應與資料分析,並佐以學術理論介紹;介紹並探討目前最新最前緣的研究主題與可能思考的切入點,希望可以啟發更多人對政治學的興趣與新的想像方式。

  ■持續播種、期待發芽

  已故的前中研院政治所所長林繼文老師在「菜市場政治學」創立之初,曾來信恭賀,並稱讚「菜市場」這個名字的巧妙,他寫道 :「政治如交易。交易就像菜市場,雖然吵翻天,但還是要付錢。市場裡可以看到人類最黑暗和最光明的兩面,而這兩面相互依賴。」林前所長的一段話清楚地點出政治的本質,沒有人來市場交易可以不付錢的,價錢高低而已,政治就是包含一切決定價錢高低的因素。菜市場政治學的最終目標,就是希望讓一般大眾理解政治的確就是眾人之事,人群居在社會裡,勢必需要經營公共生活,就算不積極地介入公共生活也勢必被政治影響,就像你不可能去市場交易不付錢一樣。這個社會並不存在「政治歸政治、體育歸體育」或「政治歸政治、藝術歸藝術」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你不理政治,政治還是會理你,不管是你上學受教育、上醫院看醫生、生小孩托育……等等,全都受到政治與政策的影響。延續上述菜市場的比喻,既然都需要上市場交易了,為何不徹底了解可能影響成交價的各個因素,來確保最後的成交價買方(人民)賣方(政府)都滿意?我們希望讀者們可以從這本書或是「菜市場政治學」網站得到一些啟發,對政治有新的想像,進而找到更多參與政治的方式。

  過去的四年,「菜市場政治學」是透過臉書作為主要宣傳管道,我們並沒有額外花錢(因為沒錢)去增加讀者觸及率,因此可觸及的讀者數量完全取決於臉書的演算法。每次臉書改變演算法,都可以在網站後台看到讀者觸及率的變化。編輯群也曾經討論過是否需要另闢平台,但一時半刻並沒有比較好的替代方案,目前仍持續以「將文章貼上網站、透過臉書宣傳」的形式進行。因此,能有機會將網路上的共同創作成果透過書本的形式重新集結發行,對我們而言是很棒的一個機會。

  最後,這本書得以成形,要感謝的人很多。首先要感謝的是本書所有的作者們,感謝他(她)們願意無私付出,花時間將政治學的知識用公眾理解的語言寫出來。「轉譯知識」沒有想像中簡單,需要的時間並不少,寫作菜市場文並沒有任何金錢上的報酬(這本書的版稅也會被拿來支付「菜市場政治學」的營運),全憑著他(她)們一股傻勁與熱情的奉獻。另外,要感謝林彥瑜的牽線讓「菜市場政治學」與左岸出版社合作,也要謝謝總編輯黃秀如的促成,讓本書得以問世。除此之外,也要特別感謝負責本書出版事宜的菜市場編輯們,感謝蘇慶軒、許韋婷、王奕婷與陳方隅承擔起編輯任務,負責聯絡作者、整理文章,讓本書的主題內容彼此呼應首尾連貫。沒有他(她)們這本書無法問世。

  不知不覺,「菜市場政治學」已經走了四個年頭,成立之初的我們並未對成果有任何預設,因此每一步走來,都是一種驚喜,對所有願意一起幫忙的夥伴,除了感謝還是感謝。我們仍然以無給職的方式默默地貢獻,我們期待有更多人加入寫作的行列,一起推廣政治學的相關知識,壯大台灣公民社會。

  ■注釋

  1.Monkey Cage是美國一個以政治學為主題的科普平台,提供以政治學知識為基礎的政治與政策分析。2007年成立之初也是由幾位在美國大學任教的政治學者因興趣而集結自發經營。2013年後網站被《華盛頓郵報》收購,整併至《華盛頓郵報》經營的網站。很多以英文撰寫論文的學者都會在研究論文發表後將自已的論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改寫刊登在Monkey Cage。2018年,Monkey Cage更是與美國政治學年會合作,開設短期課程教導教授們如何將自己的文章改寫成淺顯易懂的科普文章。Monkey Cage網站的連結: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monkey-cage/

  2.連「菜市場」這個名稱都是在討論串中激盪出來的。

  3.如何將嚴肅又深奧的研究結果「轉譯」成一般大眾能理解的語言傳達給更多人知道,也是美國政治學界近年來熱烈討論的話題。

  4.在一開始的成立宗旨中有提到;「研究與實踐政治學的我們,深感自己有責任將政治學轉化成更易懂的語言,走入大眾的生活裡。我們決定成立這個平台來推廣政治學的科普文章,希望讓更多人得以理解政治學的分析視角,進而依此關心、共同思辨台灣的政治狀況。我們期待能藉由此種方式為台灣的民主深化盡一份心力。」完整的成立宗旨可於菜市場網站上找到。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727789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432頁 / 17 x 22 x 2.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狗狗,向來就是人們爭議的焦點,無論它們再是可愛和忠誠,有些人還是會想到它們會「咬人」。 狗咬人確實是不對的,畢竟身處在人類社會中,就不應該出現傷人的事。 ... 可狗狗就付完全的責任嗎?我想不是的,更多的責任該由它們的主人承擔,因為是主人沒有教育好,是主人沒有管好,是主人沒有處理好。 如果您真害怕狗狗咬人的話,那您就養一隻基本不可能咬人的狗狗,譬如這幾種狗狗,是天生的「好脾氣」,您可以看看適不適合您。 1.哈巴狗 哈巴狗算是叔叔阿姨輩最受歡迎的狗狗了,它們那小巧的身子配上平和的性子,真是惹得人們歡喜不已。 ... 而且無論您家有多少人,哈巴狗都不會太占用空間,反而還能令彼此更會和睦。特別是對於住在大城市裡的人而言,哈巴狗那隨和的性子很適合帶出去玩耍。 當然咯,哈巴狗雖然不怎麼會咬人,但它們有時候喜歡汪汪叫,倒是一個小麻煩。 2.法國鬥牛犬 法國鬥牛犬的品質就不用說了,既然能在國內這麼受歡迎,全都是因為它們很熱情、聰明和適應性非常強。 ... 法斗基本上能和所有的人和狗狗成為好朋友,在跟主人出去散步時,也不會偏離了主人的軌道,而是認認真真地跟在主人身邊。 至於法斗咬人……呵呵,咱反正還從沒見過法斗咬人,倒是見過其它狗狗欺負法斗的。 3.伯恩山犬 伯恩山犬的個子會長得很大,畢竟它們本來就是可以充當工作犬的狗狗。 ... 不過呢,伯恩山犬的性子是非常安靜的。尤其是在陪伴小孩子時,它們能很好地照顧孩子,這才是名副其實的「狗保姆」。 若用幾個詞來總結伯恩山犬的話,溫柔、安靜、忠誠、不記小仇、信賴主人以及信賴主人就是它們最大的優點。(缺點是容易掉毛) 4.紐芬蘭犬 跟伯恩山犬一樣,作為大狗狗的紐芬蘭犬也是溫和狗狗的代表之一,它們真的是太溫柔了,以至於被陌生人踢了一腳後都不會發脾氣。 ... 而且紐芬蘭犬有一個其它狗狗一般都不能擁有的技能——救助溺水的人。 這算是紐芬蘭犬的溫和氣質的具體表現之一,當然更重要的是,它們很忠誠。 5.小靈狗 小靈狗作為一隻獵犬,為何還是很溫柔得不會咬人的狗狗呢? ... 因為小靈狗只會在追逐獵物時才露出自己兇狠的一面,而且它們跑得很快,一般的獵物都很難逃脫它們的追捕。 可當小靈狗無所事事的時候,它們就會顯得尤為安靜,溫和的性子也會立馬表現出來,一點都不像一隻獵犬,反倒像一隻可愛的雪納瑞。 6.拳師犬 對拳師犬不了解的人,一般會有兩個誤區,一個是對拳師犬的名字有了誤區,以為它們是經常參與爭鬥的猛犬;另一個是對拳師犬的外表有了誤區,以為這麼健碩的狗狗會難以控制。 其實吧,拳師犬不僅聰明,還容易訓練,忠誠的它們雖然有著極強的保護欲,但並不會輕易咬人,除了有人傷害它們的主人外。 ... 拳師犬養起來真的比雪橇三傻有趣多了,咱是極度建議大家養拳師犬的,真是集溫柔、搞笑、忠誠於一身的好鉤子呀。 還有像金毛、拉布拉多、比格犬等狗狗也是非常溫和的狗狗,各位寵主們大可去餵養一下,到時就能感受到來自這些狗狗的溫和魅力了。 ​

 

RFRTGE1515VRFEVE15EVEF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6B8m03j.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97101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桃園排吸槍(雙用)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高雄可變流量柱塞泵浦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新竹冷氣圓風扇焊接機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台中油漆整廠設備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
N95口罩台中CE認證測試單位 嘉義改良式起毛機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N95口罩新竹CE認證測試單位 台北塑膠材料處理機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EN 149-EN 14683口罩(面罩)台中CE認證測試單位 台北超小型放電加工機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醫療口罩面罩台北CE認證測試單位 彰化精密研磨機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dxj3bxjb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